(北京东西音乐公司制作,中唱总公司出版,北京京文音像公司发行)
和大多数人的感觉和趣味相反,我由衷地认为这是崔健最好的一张专辑,而崔健的专辑的确是一张比一张好,这似乎是中国当代音乐人之中唯一的例外。崔健的心灵始终和时代一起前进,那些自称喜欢崔健的老歌迷并抱怨崔健老了或者新不如旧的所谓歌迷们,他们的心态才是老化的,他们还躲在崔健十多年前的心态里,他们已经跟不上崔健的步伐。因此,不是崔健老了,而是那些歌迷老了。在那些歌迷中,摇滚已经成为一个怀旧的话题,而不再是此在的激情。80年代,那些无法和崔健的思想相提并论的人,企图用技术主义的趣味来逃循和掩饰自身的苍白和贫乏,但到了90年代,那些人即使和崔健在技术上一比高下,也是不自量力的。崔健在电子音乐上的起点和探索,比起那些更年轻的乐手都要更前卫得多,锋芒毕露得多。
(JVC唱片竹书文化制作敦煌国际影视文化交流中心发行)
这也许是本年度唯一一张真正洋溢着生命大欢乐的专辑。李杰的声音真让我喜欢。在他的音乐中有一种直面存在、自我担当的勇气和胸襟,既宽容又调侃,既狂欢又沉醉,期间有一种欢乐、明净而略带怪异的光芒贯穿其间,充满不可言喻的抒情之美。
李杰具备一个大歌者的全部潜质,如果说崔健让我联想到屈原植根于深邃大地的香草,李杰则让我听见了庄周的蝴蝶打开翅膀在天空飞翔的声音。
(摩登天空制作,国际文化、正大国际出版发行)
这11个歌唱者、乃是11个电子驿者、11个擅自闯入的音乐黑客、11个砒霜的制造者和泄密者。他们像触摸电门那样触摸那些古典的呓语:痛苦、决斗、忧伤和梨花。这群时代的局外人、数字化的朋克、残暴纯净的少年刽子手,以电性十足的狂拍与重锤记述着命运的偏执打算。他们不聆听,不颂祷,不为家园歌唱,不让颤动的灵魂向别处接近那不可逼视的美。
正如摇滚努力以唐吉诃德的方式征服世界,朋克却以不努力的方式竭力与世界保持距离。也许这注定是又一代人的命运,我称之为资讯时代的欢乐颂。
(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出版,北京京文音像公司发行)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回光返照的理想主义和蠢蠢欲动的明星主义曾合力将唐朝送上神话的巅峰。如今,他们梦不回唐朝之后便去梦回三国了,从《演义》开头那无聊的4分多钟人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五年来他们都干了些什么。毫无疑问,这是本年度,并由此上溯到五年内都堪称平庸之至的专辑之一。来一段古筝再骗两段罗贯中和李叔同的歌词版税,然后谦称自己是TEAPARTY的学生,就可以说自己是“民族主义与立体主义的结合”吗?
唐朝是自己泡沫重金属的终结者。
(索尼音乐上海声像制作上海声像出版发行)
记得第一次听这张专辑时,第一个反应是大吃一惊,以为是早已下岗的诗人汪国真又重新再就业,且已被索尼公司签约,化名李春波担任歌词撰写的服务性工作了。整张专辑的歌词充满了汪氏诗歌的励志情结:直白、浅显,一副循循善诱且顺口溜出的知心大哥的语气,特别适合具有初中文化的适龄文学青年或爱情少年抄写在格言警句本上,而不是倾听。音乐上的气质则仿佛可以从罗大佑那儿找到源头。
(中国火企划授权,上海声像、滚石国际制作,上海声像发行)
1998年的其他专辑已使我练就刀枪不入的听觉迟钝,为了凑足国内十张碟评,忍不住将更早一些的张楚《造飞机的工厂》又评说一顿。
在诗人面前装得像个歌手,在歌手面前装得像个诗人。音乐不知所云,歌词是任何一份民间诗歌刊物里都可以找到的那种三流的汉字分行组合。如果说他的《姐姐》曾经让听众极其震撼,《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也还或多或少有让人触动的元素,可在这张专辑中只剩下一个自怜者空洞的呓语。多么可怕!虚伪的人也可以有一张孩子一样的脸庞。但是,虚伪的人必定有一颗虚空和虚妄的灵魂。如果不信,你可以看看封面那个即使阴影也掩饰不住的颓败的眼神。
(丰华唱片提供版权,上海音像出版发行)
一个赤脚的小男人,走在台北柔软的流行沙滩上,浅吟低唱着那些被精心包装定位过的心情。他想他是什么,都和别人无关,重要的是你那怕调制的是罐头音乐,也必须把它调好。有意思的是,专辑中《花开的地方》和铁玉兰《回家的路》,两首歌词惊人的相似,揉在一起谁也看不出有什么两样,但我想他们彼此肯定不是相互抄袭,因为他们显而易见的样板均是老崔的那首《花房姑娘》,但显然他们和老崔的审美深度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他们所能模仿的仅仅是老崔使用的韵脚而已。一只思想的鹰和一只流行的蜢蚱,他们的高度是两个世界的事情。
(百代唱片提供版权,中唱上海公司出版发行)
台湾经验告诉我们:小妇人是可以速成的。
就像许多人搞不懂张国荣哥哥怎么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革命者,也搞不懂那英怎么没几天工夫便由一个东北大妞摇身一变为台北小妇人。
百代的唱片制作师傅和制作速食面的康师傅一样对方便可口而快捷的速食精神产品的工艺及来料加工可谓得心应手,不管你的原材料来自何方,只要一进入其精心设计的流水线,便能顷刻生产出可想而知的东西,于是,一个有教养的、幽而不怨的那英便诞生了。
但是,只要听一听那英在其中为祖国内地电视连续剧所演唱的片头片尾曲,便明白百代的制作师傅其实是瞎耽误工夫,那英还是那英,该谁谁还是谁。
(BMG中国事业发展部提供版权,上海声像出版发行)
一个忙碌而美丽的时尚泡沫,一张听过和没听过都没有什么区别的专辑。本来此专辑不在我要言说的视线之内,只是专辑的标题《别冲动》具有一种无厘头般的勇气和黑色幽默:有没有搞错!听这样的歌还要劝人别冲动,那,那,那,那也太让人……
(北京京文音像公司、铁玉兰乐队制作、京文音像发行)
继“青山牌”之后,“京文牌”也快成为劣质摇滚的生产车间和不分青红皂白的人道主义似的摇滚盲流收容所。
铁玉兰乐队,一支来自沪上的小资产阶级噪音爱好者,音乐、编曲和歌词永远似曾相识、形迹可疑却全都不痛不痒。那种对青春期情绪的小打小闹似的热爱和迷醉,活脱脱是当下盛行的小女人和小男人所谓青春美女的翻版。